笔者:乔帮主
乔帮主的篮球周记

前几天终于看完了《日本的体育商业并非世界一流的真正原因》这本书,全书的主题是“治理”,里面除了谈到篮球的B联盟之外,还谈到了足球的J联盟、日本职棒和新橄榄球联盟等等。治理最重要的就是制度,制度对了就能带动联盟进步,然后再由联盟带动整体的发展。 

作者苇原一正在总结时说道,行销制造了繁华和热闹的假象,但是实际上,他认为日本的体育在这10多年来已经停滞不前,原地打转。“治理”好像有进化,但实际上并没有多大的变化,除了足球、棒球和篮球之外,其它体育项目的联赛都还是由非营利单位、也就是相关体育总会作为主导。 

体育总会的关键续效指标(KPI)通常都是国家队在国际赛场的成绩,就以大马篮总为例,是否能够在东运会上获得奖牌成为一个重要的指标,因为拿不到奖牌就无法获得政府拨款资助。然而,不管国家队的成绩多么出色,拿过多少面金牌,我们都无法让篮球持续发展。 

联盟主导市场导向

在苇原一正看来,一项运动若想持续发展,就必须以私营化、商业化和职业化的模式来经营,由联盟作为主导,市场作为导向。简单来说,就是把体育当作一门生意来经营。他在《赚钱就是一切  B联盟是最强的商业模式》谈到一个概念,我觉得很值得跟大家分享。 

在讨论推广篮运时,我们的传统观念是先让这项运动普及化,扩大篮球人口的基数,希望从中选出优良的苗子加以培养,强化国家队的实力。然后我们期待国家队打出成绩,吸引更多球迷的关注,然后祈求有一天可以赚钱。换句话说,先是“普及化”,接着是“强化”,最后才会想到“盈利”。 

不过,当日本篮球进行大改革,从零开始彻底打掉重练创建B联盟时,他们把“商业化”摆在了第一位。在他们看来,就算一项运动不普及,球员实力不够强,只要你有愿景、领导力和人才,赚钱的目的是可以通过经营技术来达成的。只有先赚钱,你才有钱投资到“普及化”和“强化”上。这是一个“先有鸡还是先有蛋?”的问题,但是苇原一正认为,与其纠结在优先选择哪一个,倒不如以逆转的概念创新机制本身。 

大马足球推动私营化

回到我们国内体坛,足球已经走上私营化的道路。当然,要完全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,毕竟在过去30年,大马足球联赛的球队绝大部份都是由州足总所经营,而州足总的经费主要是来自州政府。这不是一个健康的生态环境,也正因为缺乏职业化管理,导致球队欠薪的情况层出不穷,让大马联赛在亚洲污名远播。  

事实上,大马足球在2015年就开始私营化,联赛都是由大马足球联赛公司(MFL)去运营。根据去年11月的报导,大马足总规定所有球队都必须在2021年之前完成私营化,否则将失去参加联赛的资格。此举的目的是希望迫使所有球队脱离对州足总和政府的依赖,自己想办法去制定商业策略、创造资金和长远的投资,这才是一个正向的发展。 

虽然国内的篮球队并非由州篮总或政府资助,但他们主要是由企业或私人领养,这样的模式同样无法永续经营,因为假如球队不能通过自己的努力去赚钱,创造一个能够独立生存的环境,那么一旦企业或老板哪天不玩了决定抽身离去,球队势必面临解散的命运,试问这样篮球环境又怎么可能健康发展呢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