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者:乔帮主
乔帮主的篮球周记

7月21日,台湾新职业篮球联盟「P. LEAGUE+」正式诞生,联盟的目标为台湾搭建精彩的篮球舞台!联盟在社交媒体上的宣传文案这样写到:「维持对篮球的一贯热忱,持续耕耘多年,二十年磨一剑,秉持让台湾篮球环境变得更好的信念,将篮球视为使命,用行动证明决心。」

短短的几句话,很清楚的表达了新联盟的愿景和使命。对于这个台湾新联盟「P. LEAGUE+」,个人是十分期待的,至少他们展示了勇于在体制外求变的决心,如果成功的话,或许我们可以去取经,参考和学习人家的经营模式。

看到「P. LEAGUE+」的诞生,再看看我们自己国内的情况,心里面一直有一道问题想不通:「到底我们国内的球队/球团要的是什么?是要更好的篮球环境和市场?还是维持现状,继续抱着做慈善和尽社会责任的心态去搞篮球?」真心希望有人可以给我一个答案。

更好的环境还是维持现状?

回顾过去数十年的发展轨迹,我们不断重复着几乎相同的模式办比赛,要做到吃不饱但也饿不死当然没问题,但是如果要把市场做好、做大的话,恐怕不太可能,毕竟篮总本身就是一个业余的组织,管理和执行方面都有很大的局限。

美国著名企业家和作家蒂莫西费里斯曾在他的著作《每周工作4小时》里面说过:「不要遵循一个行不通的模式,如果食谱烂,不管你是多么优秀的厨师也没用。」是的,如果同一个模式做了几十年都不成功,那就应该是时候寻求改变了。

回到之前球队和球团的问题,如果大家没有一个共识,经营球队的理念停滞不前,只想维持现有的规模,那么我们的篮球环境或许永远也不会好起来,只能继续眼睁睁看着周围的国家抛离我们。

我不是在批评那些愿意出钱出力经营球队的老板,当然不是,我们应该感谢这些老板的无私付出,因为他们把钱砸在篮球上是没有任何盈利的,这样的举动应该得到尊重。我只是感到好奇,难道这就是老板们想要的结果吗?真的没想过要让大马的篮球环境变得更好?还是他们觉得大马没有市场?

好的冲突能带来改变

或许我们还是在「先有鸡还是先有蛋」的无限循环当中,「在大马篮球没有市场所以不肯投入更多 VS 因为不肯投入更多所以无法把市场做起来」。这是一道很难解答的难题,一方面我们说市场是做出来的,不是等出来的,但是另一方面我们也想先看到实际的东西,一些让人信服的东西。

其实我真的希望国内的球团老板都能一起坐下来,好好的探讨一下到底他们要的是什么? 「P. LEAGUE+」在社交媒体上的一则贴文上指出,「其实真正产业经营是『由下而上』,从球队有效凝聚在地声量,才能把产业的根基扎稳,进而多点开花。」

个人认为,对于国内的球团来说,这是一个很好的思维冲击。洛杉矶湖人球星勒布朗詹姆斯最近曾说过:「永远不要害怕冲突 — 好的冲突,积极的冲突 — 这能带来改变。」